新疆文联“千名艺术家大培训——墨铸、纸韵、魔力润疆行”走进伊犁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5

9月15日下午,伊宁市第十五中学的校园洋溢着非同寻常的热闹气氛。书法、剪纸培训与魔术展演,不仅让欢乐如海潮般涌动,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这是新疆文联“千名艺术家大培训——墨铸、纸韵、魔力润疆行”进校园公益培训系列活动的第一站。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院执行院长彭正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白丽玲,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新疆杂技家协会理事乔·巴特尔,中国文联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杂技家协会会员刘喆,新疆杂技家协会会员阿不都吉力力·阿不都力力组成的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走进校园,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盛宴。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千年智慧。”在书法教室内,彭正勇正在向学生们演示正确的执笔姿势。他耐心地纠正每个学生的手型,从最基础的横竖撇捺开始讲解。 

彭正勇不仅是书法家,还是新疆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公益培训项目的发起人。此次他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了通俗易懂的书法课程。 

“看,这个‘永’字包含了书法的8种基本笔画,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好教材。”彭正勇一边讲解,一边在宣纸上挥毫示范。墨香在教室里弥漫,学生们认真临摹,体验着毛笔在纸上游走的韵律之美。 

另一间教室里,白丽玲正展示她精湛的剪纸技艺。作为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她从事剪纸艺术与教学已有16年。她不仅传承了传统多层雕花剪纸技艺,更创新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立体剪纸设计。 

“剪纸不仅是艺术,更是数学与美的结合。”白丽玲从基础折法教起,细致讲解剪纸中各种符号的寓意。在她手把手的指导下,学生们小心翼翼地操纵着剪刀,不一会儿,一幅幅稚嫩却充满意趣的剪纸作品悄然绽放。 

如果说书法与剪纸教室里流淌着静谧的文化气息,魔术展演现场则完全是另一番热烈景象。 

“三、二、一!”随着魔术师倒数声响起,被撕碎的报纸瞬间复原,燃烧的条幅化作彩带纷飞,复杂的魔方在一秒之内整齐归位……一个个不可思议的魔术引发阵阵惊呼,学生们目不转睛,掌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 

魔术师还频频邀请学生上台互动。九年级学生居来提·吐尔孙在体验“拍钉子”魔术后兴奋地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魔术,亲身参与实在太神奇了!我现在特别想学!” 

伊宁市第十五中学党支部书记王彦强感动地表示:“这真是一场文化的‘及时雨’。艺术家们把高雅艺术和深邃文化带进校园,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是一次深化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教育。” 

通过亲手体验剪纸的匠心传承、感受魔术的创新魅力、领悟书法的水墨精神,师生们在感知、互动与思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包容,更加直观地把握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与时代价值。 

彭正勇说:“作为文艺志愿者,我们希望发挥专业优势,践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价值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孩子心田,让他们做既有中国味、更有中国心和中华魂的中国人。” 

接下来的一周,这支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还将奔赴伊宁市、霍城县、新源县、尼勒克县等地的7所学校,继续开展公益培训,让更多伊犁学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_wyllyjs@163.com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