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玛纳斯》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暨第四届‘居素甫・玛玛依’杯演唱会”在新疆大学举行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4-26

4月25日上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新疆大学主办,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以及新疆民间文艺研究基地承办的第六届《玛纳斯》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暨第四届“居素甫・玛玛依”杯演唱会于新疆大学举行。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柳文喜,副主席多里坤·阿米尔、阿尔布东,《玛纳斯》研究室主任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党委书记李凤华,新疆民间文艺研究基地主任金蕊,副主任朱贺琴,执行主任聂楠等教师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伊始,柳文喜、李凤华致辞。柳文喜指出,《玛纳斯》不仅是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玛纳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柳文喜指出几点希望,一是各位玛纳斯传承人要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的历史使命;二是各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加强与玛纳斯传承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玛纳斯》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各地州、市加强对《玛纳斯》保护的组织协调工作,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玛纳斯》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支持力度。

李凤华指出,新疆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新疆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师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育人工作扎实推进,成绩显著。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走在前列,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尤其是在阿地里·居玛吐尔地教授带领下的《玛纳斯》研究取得的显要成果,并对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随后进入专家授课环节,朱贺琴作题为《中华文化认同与民间文学》的讲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遗保护的大背景下,朱贺琴凭借丰厚学识积累深入浅出地对民间文学尤其是新疆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明晰的讲述。

每位学员认真倾听学习,仔细整理课程笔记。讲授给予学员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多样化启示,使其日后能够更好地弘扬和传承《玛纳斯》史诗文化。

本次培训班与演唱会为期3天,全疆4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班邀请了新疆知名专家地力下提·帕尔哈提、古丽巴哈尔·胡吉西、依斯哈别克·别先别克等在非遗保护工作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培训。采取集中授课、交流心得等形式,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达到本次培训目的。    

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南路716号
传真:0991-4530421
邮编:830000
电话:0991-4515343
邮箱:xj_wyllyjs@163.com
新疆文艺网小程序
联系我们文联简介| 版权所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ICP备19001568号-1